
一、项目背景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急剧攀升,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比约为 81.9%。目前,血管再通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而静脉溶栓仍然是恢复血流的主要措施。然而,只有约 1/5 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够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此外《中国卒中报告 2019》同样指出,3.5 小时到院并 4.5 小时内接受 rt-PA 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比例仅为24%,故对于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仍然面临再通率低、治疗时间窗严格、有出血风险等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致残率、改善功能预后,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脑卒中作为一种具有复杂治疗模式的疾病,在真实世界中观察并研究不同治疗手段在复杂情况下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的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计划开展“白求恩·医路先行-脑卒中规范诊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本研究旨在观察真实世界环境中脑卒中患者临床诊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并改善脑卒中的预后。为我国卒中防治工作以及“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三、项目期限:
2022年11月01日~2024年06月30日。
四、项目覆盖范围及人数:
全国脑卒中患者4750例。
五、项目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观察真实世界环境中不同诊疗手段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的注册登记研究,旨在观察真实世界环境中脑卒中患者临床诊疗有效性、安全性。研究计划纳入47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医生联系患者以获得知情同意,研究将收集患者的基线情况、出院时的诊疗信息、疗效与安全性指标信息,最后将在卒中发作后第 90 天(±7 天)进行电话或网络随访。研究结束后,将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真实世界环境中脑卒中患者规范诊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三)研究方案摘要
略。
(四)项目组介绍
项目由组长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联合多家合作医院共同实施。
六、专家委员会
基金会设立专家委员会,经遴选及征求牵头专家意见,邀请脑血管疾病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确定参与医院名单,制定临床诊疗路径,评估方案的临床价值逻辑性,可执行性。
七、项目预期成效
1、通过观察真实世界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情况,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优化临床诊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思路和循证基础。
2、借助项目进行临床诊疗经验交流,带动不同区域均衡发展,促进一线医生诊疗水平提升。
3、权威杂志发表高质量文章1篇。
八、项目进展
本项目现已完成4156例受试者入组,完成2169例受试者录入工作,完成ADR审核1165例。已经完成入组中心达到6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