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攀登专项基金介绍
为弘扬公益精神,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致力于医药卫生事业和学科的发展,深耕与宣扬医学人文科普和理念,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依据《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会字﹝2017﹞12号)之规定,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特建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昆仑医学攀登专项基金』,简称:白求恩·昆仑医学攀登基金。本专项基金周期为2021年2月至2026年1月,发起人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
本专项基金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资助医药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
(二)开展医护人员教育培训;
(三)开展公众医药卫生知识科普宣传;
(四)组织国内外医药卫生学术交流活动;
(五)开展义诊、医药下乡等公益活动;
(六)深耕人文医学科普,培育患者自助组织;
(七)举办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其它活动。
项 目 一
白求恩·昆仑医学攀登基金-“国际骨髓瘤关爱月”
系列科普暨3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赴浙江嘉兴义诊项目
项目内容:
自2009年伊始,国际骨髓瘤基金会(IMF)提出将每年的3月作为“骨髓瘤关爱月”,旨在倡议医务人员、患者及相关护理人员行动起来,提升社会大众对骨髓瘤的认识。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骨髓里的浆细胞异常增生,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同时影响造血及其他系统,其典型症状多为骨痛、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贫血和反复感染等。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明显增高,在血液肿瘤中仅次于淋巴瘤。每十万人中就可能有一到三人患有该疾病。但多发性骨髓瘤并不可怕,经过多年的医学研究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标准治疗方法。虽然说这一疾病不可治愈,但只要患者积极治疗、坚持依从、放平心态,尤其是要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那么多发性骨髓瘤就能和其他慢性病一样,患者能够保持长期带病生存。
2023年国际骨髓瘤关爱月到来之际,为了帮助诸多病友及家属了解更多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知识和最新进展,解答患者在就诊、治疗乃至生活中的困惑,更好地进行规范化治疗和自我管理,拟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嘉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白求恩·昆仑医学攀登基金-‘国际骨髓瘤关爱月’系列科普暨3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赴浙江嘉兴义诊项目”,旨在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相关领域医生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助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更好康复。
本项目将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嘉兴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共计20余名医护人员,于2023年3月12日在嘉兴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科普宣教、线下义诊形式,面向浙江省嘉兴市血液疾病患者进行科普义诊。
本次科普宣教及线下义诊会就多发性骨髓瘤的整体规范化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诊治现状、移植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护理专家会为家属及患者讲解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日常生活护理的方面知识。通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介绍与疾病抗争,重塑健康的历程,鼓励患者要勇敢面对疾病,积极治疗。
>>国际骨髓瘤关爱月|白求恩·昆仑医学攀登基金系列科普活动首站赴嘉兴义诊